当前位置: 首页 >行业聚焦 >

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:将“问题清单”转化为“成效清单”

来源:内蒙古腾格里 2023-06-16 19:58:44


(资料图片)

以前办医保要到镇上的政务服务大厅,来回一趟用半天时间,材料不齐还得折腾。现在部分医保事项在家门口的基层医保服务点就能办,太方便了。”近日,在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(以下简称示范区)嘉尔嘎勒赛汉镇阿敦高勒嘎查基层医保服务点,前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农民潘玉林对家门口的医保服务赞不绝口。这是今年以来,示范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过程中,将“问题清单”转化为“成效清单”的缩影。

今年以来,示范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,以找“弱情”为索引,以查“真情”为目标,以提“温情”为落脚,努力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,确保调查研究出真招见实效。

找准“弱”情,聚焦热点抓重点,精确锁定选题

俗话说:“题好一半文。”能不能选好题目,直接决定调研的方向和调研的价值。为实现“情况清、问题准、规律透、对策实”的目的,示范区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,研究部署“大走访大调研”活动,通过“打”方向、“定”角度、“认”主题的方式,建立调研工作机制,落实处级领导包联和科级干部联系服务制度,聚焦服务落实五大任务、全方位建设“模范自治区”和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,拟定38项重点调研课题,形成“处级领导牵头领题、科级干部部署落实、全体党员共同参与”的“大调研”格局,为推动问题解决奠定坚实基础。

“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,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,高手在民间。”在示范区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,就如何用好调查研究这个‘传家宝’,围绕基层痛点、难点问题,征集调查研究课题意见67条,筛选出最迫切需要解决、最符合示范区发展实际、最贴近农牧民群众呼声的调研课题,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选题论证,按照“1+3”模式,认领分配课题,让班子成员对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,对重点任务、工作内容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。

查出“真”情,深析难点挖症结,做到心明底清

“不吃梨子,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?”只有摸清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,才能找到破解问题的办法和路径。示范区依托基层治理“党建+网格”体系,搭建“微心愿”平台,及时掌握第一手素材,既要听“顺耳话”,又要听“逆耳言”,收集问题信息70余条,找准问题症结。将“大走访”与“大调研”紧密结合起来,采取“四不两直”方式,直奔基层去、直奔问题去、直奔现场去,开展调研相关工作8次,机关干部走访企业30余个,提出可操作性建议14条,真正实现“听”出实情,“把”出问题,“策”出成效。

“今天目的就是现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,只谈问题不提成绩,有什么问题就提什么问题,放开说、大胆讲,提高实效。”示范区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田学文走进农牧业生产、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、乡村振兴、生态环境保护等第一线,对项目建设、文化旅游、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调研问效,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,确保问题在一线发现、矛盾在一线解决。

提升“温”情,瞄准堵点重提升,确保出招见效

群众的需求不在案牍上、不在书本中,而是在田间地头、街头小巷、生产一线。示范区深入开展“微网格”“登门纳谏”入户等活动,通过“炕头会议”“民情恳谈会”面对面沟通,建立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台账,17个嘎查党支部分类解决农业用水、农田抗旱、道路破损、私占林带等问题80余件,及时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,切实做到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。组织嘎查村(社区)两委、致富带头人等共50余人,开展“走出去调查研究 扛责任振兴乡村”观摩学习活动,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、吴忠市学习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,拓宽谋划发展的视野与思路。同时,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功能,开设《了不起的农牧民》专栏,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中,探寻乡村振兴中的温暖故事,切实让调查研究成果更好指导我们破解难题、推动工作。

走进示范区党群工作部的“爱心菜园”里,一株株“先锋之苗”迎风摇曳,农牧民朋友们主动发挥种植经验优势,手把手讲授蔬菜栽培种植技术,党员们率先垂范,带头认领责任田。近年来,党群工作部利用闲置荒地打造的这片“爱心菜园”,在为困难群众送去绿色蔬菜的同时,创造了一个与群众互动的“窗口” ,同人民群众的共同劳作中,体察民情、调研民生、掌握民意,切实把调查研究变成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绩。

相关阅读
大家还在看
热词